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体育 > 综合

两代“飞人”燃跑道,一捧薪火传希望

2025-11-20 10:17:58
来源:人民体育


十五运会田径比赛女子100米决赛现场。人民网 雷琦竣摄

发令枪响,七道身影如箭离弦,在百米红色跑道上划出凌厉轨迹。仅十余秒,扎着利落双马尾的16岁小将陈妤颉率先撞线,而征战该赛道接近二十载的34岁老将韦永丽紧随其后。

“11秒10!破亚洲青年纪录!”计时牌定格的瞬间,全场沸腾。

11月17日晚,这场备受瞩目的十五运会女子百米飞人大战中,浙江选手陈妤颉以这一惊人成绩夺冠,并成为全运会史上最年轻的百米女飞人。

终点线外,全场目光聚焦之处,韦永丽笑着张开双臂,与年轻冠军陈妤颉紧紧相拥,她用手轻拍女孩的后背,眼中情绪翻涌,短短几秒,便仿佛完成了一场庄严的新老交接,“传承”在此刻具象化。


韦永丽拥抱年轻冠军陈妤颉。人民网 雷琦竣摄

转身回望大屏幕时,“第二名”的成绩跃入眼帘,韦永丽先是一怔,随即双膝跪地,肩膀颤抖,掩面而泣。所有参赛选手见状纷纷围拢过来,俯下身轻声安慰道:“大姐,好棒的!”

作为当日女子百米决赛中唯一的“90后”,她的身影本显得“有点孤单”。可此刻,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后辈,默默守候在可敬的前辈身旁——这超越胜负的温情一幕,令在场无数人为之动容。

对于韦永丽而言,这是她第四次,也是最后一次征战全运会。面对后浪汹涌,这位昔日的“亚洲女飞人”虽不复当年之勇,却秉持着“多跑一枪就是赚到”的心态,克服伤病、拼尽全力,一路杀入决赛。

那一跪,百感交集,是她用坚守赢下一枚奖牌,为自己的“谢幕战”画上圆满句号,亦是她心中明了,这将是一个时代的落幕,与另一个时代的开端。

百米赛道,是人类对速度极限的永恒追求。回顾韦永丽的奋斗足迹,她早已镌刻下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
2009年,幸得广西田径队教练田玉梅赏识,韦永丽正式开启职业道路,一年后凭借出色表现,敲开国家队的大门。自此,她犹如旋风般席卷赛场:2012年,一人包揽了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、200米和4×100米接力三项桂冠;2013年摘得亚锦赛百米金牌;2014年亚运会勇夺百米和4×100米双冠;2015年三次追平全国60米纪录;2016年打破全国60米纪录,并成为首位闯入世锦赛女子百米半决赛的中国选手;2018年在瑞士田径赛中跑出10秒99的个人最佳成绩,让中国女子短跑时隔20年再次突破11秒大关……

敢拼敢冲、御风而奔,她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,稳稳“跑”进了大众视野。

如果说韦永丽的坚守,诠释着中国田径精神的厚度,那么,陈妤颉的锋芒,则展现了中国短跑势不可挡的未来。

“今年的水平都很高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”赛后接受采访时,韦永丽泪痕未干但笑容已绽,坦言很开心看到中国女子短跑后继有人,“她现在还是未成年,非常期待她成年之后的辉煌,也希望看到更多00后、10后跑出好成绩,站到世界之巅。”

赛场上“酷”劲十足的陈妤颉,似乎有着远超年龄的冷静与成熟:起跑反应快、蹬地有力,加速跑步幅与步频结合优异,冲刺跑速度保持能力强。“跑出这个成绩,算是意料之中,赛前教练已经把我的状态调到最好了。” 面对外界的赞誉,她则谦逊回应:“先努力向大姐(韦永丽)靠近,大旗还是在她们身上,我要多向她们学习,希望未来不断刷新青年纪录。”

11秒,这个数字对女子短跑来说,是一道难逾越的“高墙”。今年世锦赛女子100米比赛中,仅前五名选手跑进11秒。“11秒10,我觉得这只是她的开始。”韦永丽对后起之秀充满信心,“希望她能在2027年的北京田径世锦赛上突破11秒,超越我们,打破保持多年的全国纪录,我很想见证那一刻。”

百米跑道,距离很短,短到只有十来秒的冲刺;时间很长,长到承载一名运动员的整个青春。尽管即将告别这条挥洒过无数汗水与泪水的跑道,韦永丽却表示会以另一种方式续写体育人生:“我将以老师的身份再继续投身体育事业,多尽一份努力,多做一份贡献。”

老将谢幕,新星升起;薪火相传,精神永续。当“00后”成为赛场主力,“10后”崭露头角,这份传承依然继续,中国短跑的未来,会在这一棒又一棒的交接中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责编丨彭奇

来源丨人民网广西频道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